小時候,時常聽大人們嘮叨人:“他呀,生就的驢子型,馱重不馱輕的!”這話的意思就是說,這人很憨,分不出什么好丑。那時候,我根本沒看到過驢,驢是什么樣子也不知道,甚至連驢到底是動物還是人類都搞不清。不過,有一點是很清楚的,這話是罵別人,至少是說別人的壞話。
后來讀書了才知道,驢系哺乳動物,像馬,比馬小,能馱東西、拉車、耕地、供人騎乘。再后來在一些古裝電視劇里常看到那些大戶人家常騎著驢出門,很有面子的。
2014年10月,受影友之約,自駕游到西藏采風(fēng),在317國道上常看到驢。它們都馱著很重很重的東西,有的有主人跟著,有的自由地為主人護送貨物。每當(dāng)看到這樣的場景,就敏捷地舉起相機記錄著驢的憨厚。
回家整理照片時,翻看著這些對驢的定格紀錄,回想起兒時大人們常以驢馱重不馱輕嘮叨人的言語,思來想去,百思不得其解。驢,一生憨厚誠實,為人馱物,供人騎乘,卻為何得不到國人好評?古人在嘮叨的言詞中雖然包含著對驢的某種敬佩,但其出言的意圖還是對驢的一種侮辱。再說,來看看同是哺乳動物的牛,驢和牛的工作大同小異,但國人對牛的評價卻那么高。如魯迅的詩“俯首甘為孺子牛”,還有我們常在那些典型材料里看到的“甘做革命的老黃牛”等。
其實,只要我們細心觀察,牛和驢的工作表現(xiàn)還是有出入的。牛在工作上不管是重也好,輕也罷,它總是任勞任怨、默默無聞地為主人把事干好、干扎實。而驢即不然,給它馱輕了,它就自以為本事大、了不得,馬虎從事,只有給它馱重一點,它才憨憨地認真給主人好好干。驢這犟強性格,雖然干的都是重活,但卻得不到國人的好評。在現(xiàn)實工作中,那些不講究工作方法,死搬硬套,處事不利索,做了點事生怕別人不知道,叫苦叫累耍小聰明的人,即使在某項工作中真的累了,不僅不會得到別人的好評,反而別人還會指著背罵一聲:“蠢驢!”
在我的心目中,不管是牛也好,驢也罷,都是我所敬佩的。因為在哪經(jīng)濟落后的年代,生產(chǎn)力發(fā)展緩慢,牛和驢所干的活都是繁重的、低下的,每一項辛勤付出都不存在任何私利與絲毫的私心雜念。它們默默地為主人辛勤付出,為的不僅僅是自己要生存、要生活,而表現(xiàn)的是它們?yōu)樽约旱墓ぷ髦倚墓⒐ⅲM職盡責(zé)。
而今隨著科學(xué)技術(shù)的快速發(fā)展,工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實現(xiàn)了機械化,國家強大,人民富裕,當(dāng)年辛勤的牛和驢也不用那么賣苦力了。那種“生就的驢子型,馱重不馱輕的!”罵驢言論也被人慢慢淡忘。
來源:綏寧文聯(lián)
作者:劉玉松
編輯:龍莉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