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瓦落珠玉,人間起漣漪。自千年詩詞中走來,雨,是天地間最靈動的筆觸,暈染出山河的朦朧詩意,勾勒著歲月的婉轉情思。
“沾衣欲濕杏花雨,吹面不寒楊柳風”,春雨如絲,似少女纖手輕拂,攜著萬物復蘇的溫柔。它是杜甫筆下“潤物細無聲”的慈悲,悄然潤澤干涸的大地,喚醒沉睡的種子;是王維畫里“渭城朝雨浥輕塵”的清透,洗凈長安古道的鉛華,讓離別也多了幾分纏綿。嫩芽在雨中舒展腰肢,花苞噙著晶瑩的淚滴,那是春的私語,在耳畔低吟淺唱。
夏雨驟急,如戰鼓轟鳴。烏云翻墨,剎那間傾盆而下,似銀河倒瀉人間。它是蘇軾“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亂入船”的豪放,以雷霆之勢滌蕩世間塵埃;是辛棄疾“七八個星天外,兩三點雨山前”的驚喜,打破夏夜的燥熱與沉悶。雨滴砸在荷葉上,濺起萬千水花,如大珠小珠落玉盤;打在屋檐下,匯成潺潺水簾,模糊了行人匆忙的身影,卻也給燥熱的人間帶來一絲清涼與暢快。
秋雨纏綿,裹挾著幾分愁緒。它是李商隱“何當共剪西窗燭,卻話巴山夜雨時”的思念,在巴山的夜空中織就一張幽思的網;是柳永“對瀟瀟暮雨灑江天,一番洗清秋”的寂寥,將萬里江天染成凄清的色調。梧桐葉在雨中打著旋兒飄落,鋪滿小徑,宛如金色的地毯;稻田在雨中泛起金黃的漣漪,訴說著豐收的喜悅與即將凋零的惆悵。
冬雨清冽,帶著幾分孤傲。它是劉長卿“日暮蒼山遠,天寒白屋貧”的蒼涼,為天地披上一層素白的薄紗;是陸游“夜闌臥聽風吹雨,鐵馬冰河入夢來”的豪情,在寒夜中激蕩起壯志未酬的熱血。雨滴落在枯枝上,凝結成晶瑩的冰棱,在寒風中閃爍著冷冽的光芒;落在結冰的河面上,叮咚作響,似是冬日的獨語,訴說著歲月的滄桑。
從春的溫柔,到夏的豪放,從秋的纏綿,到冬的清冽,雨,是大自然饋贈的詩篇,是文人墨客筆下永恒的意象。它浸潤著華夏大地的每一寸土地,承載著千年的文化記憶,在時光的長河中,奏響一曲曲動人心弦的樂章。
來源:綏寧縣融媒體中心
作者:向潔萍
編輯:楊汐